第三节 行驶系统与操纵系统零部件的检修一、车轮的检修

>

第三节 行驶系统与操纵系统零部件的检修

一、车轮的检修

1 车轮轴的检查

如图4-31所示,将车轮轴放在V形块上,用百分表测量车轮轴的跳动量,如果超过极限值,应进行校正或更换。

图4-31 测量车轮轴的径向跳动量

2 车轮轴承的检查

将车轮放在校正台上,用手拨动车轮作高速旋转,检查车轮轴承的自由行程。如果听到杂音或有较大的晃动,则须更换轴承。

3 轮辋跳动量的检查

如图4-32所示,将车轮放在校正台上,然后用手拨动车轮旋转,读取轮辋的径向和轴向跳动量,如果超过极限值,应进行校正。

图4-32 测量轮辋的跳动量

4 车轮后平叉的检修

(1)检查后平叉是否变形,变形严重易造成轮胎偏磨。

(2)后平叉的轴向间隙可以通过调整垫片加以调节,轴向间隙应保持在0.10~0.20mm之间。

(3)径向间隙是以保证平叉轴能灵活转动,而后平叉又不摆动为最佳。

(4)平叉摆动严重主要是由于平叉轴套磨损,确认后应进行更换。

5 轮圈的检修

(1)检查轮圈偏摆是否过多,轮圈偏摆一般起因于磨耗或车轮轴承的松弛,一般更换轴承即可。

(2)如更换轴承不能减少偏摆,应调整辐条的张力。

(3)如还不能证明有效果,则应更换轮圈。

小提示

轮圈的使用极限值(轴向和径向)一般为2.0mm。

6 后轮偏斜的检修

(1)如果摩托车后轮发生偏斜,可将后轮轴的固定螺母松开,调整轮距,调整接头上的调整螺母,将后轴置于与摩托车纵向轴线垂直的位置,同时必须保证链条的松紧度。

(2)用上述方法调整后,若后轮仍偏斜,则可能是车架变形或后叉扭曲,需要进行校正。

(3)车轮发生轴向扭曲(8字形)和径向扭曲(椭圆形)的损伤比较多,一般是由于钢圈的辐条松弛或折断而引起的。应该对辐条的张力经常进行检查,并予以调整,保证每根辐条的张力均匀。若发现有折断的辐条应立即更换。

(4)对前、后轮轴承,应在一定行驶里程后进行润滑。

(5)要保证前、后轮在同一直线上,以使摩托车行驶平稳、加速性能好,并减少轮胎和链条的磨损。

二、制动器的检修

摩托车常用制动器有盘式和鼓式两种。

(一)盘式制动器

(1)用游标卡尺检查制动块摩擦片厚度,如果超出规定值范围,应更换制动块。

(2)如图4-33所示,用百分表检查制动盘的端面跳动量,如果超出规定值范围,进一步检查轮辋径向跳动量。若轮辋径向跳动量正常,应更换制动盘。

图4-33 测量制动盘的端面跳动量

(3)如图4-34所示,用千分尺测量制动盘厚度a,如果超出规定值范围,应更换制动盘。

图4-34 测量制动盘厚度

(二)鼓式制动器

(1)如图4-35所示,检查制动蹄、销轴、凸轮轴有无裂纹或损坏,如有,应更换相应零件。

图4-35 检查制动器组件

1—制动蹄;2—销轴;3—凸轮轴

(2)如图4-36所示,检查制动蹄摩擦片和拉簧,如有裂纹或损坏,应成套更换制动蹄和拉簧。

图4-36 检查制动蹄摩擦片和拉簧

1—制动蹄;2—拉簧;3—摩擦片

(3)检查制动蹄摩擦片表面,如有光滑区域,应用粗砂纸打磨,如图4-37所示。

图4-37 修复制动蹄摩擦片

(4)如图4-38所示,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蹄摩擦片的厚度a。如果超出规定值范围,应成套更换制动蹄摩擦片。

图4-38 测量摩擦片的厚度

(5)如图4-39所示,测量制动鼓(轮毂)的内径。如果超出规定值,应进行更换。制动鼓内表面有油痕或刮痕,用抹布沾油漆稀释剂擦拭或用金刚砂布抛光。

图4-39 测量制动鼓内径

三、减震器的检修

1 前减震器的检修

(1)检查减震弹簧是否断裂,并测量其自由长度(不得小于规定值),左、右两根减震弹簧的长度应基本相等,如不符合要求则需更换。

(2)将前叉管放在V形铁上测量其径向跳动量,不得大于规定值,否则需更换。

(3)检查前叉管和前叉底筒工作面是否有损伤或异常磨损,如有则应更换。

(4)检查导向套和前叉活塞工作面上是否有严重的划痕或磨损,如有则应更换。

(5)检查油封是否损坏或变形,是则更换。

2 后减震器的检修

(1)检查缓冲器是否断裂或疲劳。

(2)测量减震器的自由长度不得小于规定值。

(3)检查左、右两个缓冲弹簧的自由长度是否基本一致,如不符合要求,则应更换缓冲弹簧。

(4)检查阻尼器组件是否有漏油现象或杆部弯曲变形现象,如有,则应更换阻尼器组件。

(5)检查其他零件是否有破损或变形现象,如有也应更换。